身边很多朋友谈起孩子的学习情况,都说很担心。哎,孩子明明说学过,却答错题了。当你向他指出时,他自信地说:“我知道。”所以为什么?考试,尤其是大考,孩子离优秀总是很遥远?大家普遍认为这是“粗心大意”造成的,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:
1. 自我概念的局限。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早成熟,但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,在处理某些问题上还是会显得很不成熟。但是,在孩子的自我概念里,他已经不是孩子了,他也不再需要父母在身边了。老师在耳边说着咿呀学语,说尊重孩子的意愿,听他的声音是关键。
2.基础知识不强。如果孩子的旧知识不知道或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,就会阻碍新知识向旧知识转移的过程。这样一来,如果他学了新的一课,他就听不懂了,学习厌学的种子就会慢慢长大。掩埋。慢慢地,你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,从而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自我否定感。所以想要继续学习,脱颖而出,必须要补足基础知识。
3、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孩子们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,事半功倍。而孩子每次犯错,总是以“粗心”为借口。不是要认真思考错误的关键,他能不能改正,如何改正?等等,冯老师说,教育心理学里有个理论叫“归因论”。他说,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,他们努力了,努力了,才有了成果。想想自己不够努力的原因,然后就得努力去改正错误,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。